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来袭,预计于9月6日下午到夜间在阳江阳西到海南琼海一带沿海登陆。为有效应对来势汹汹的台风“摩羯”,最大限度减少台风天气带来的影响,火炬高新区从始至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失万无”理念,念好“快准细实严”五字诀,织密防抗台风安全网。
9月6日,在收听收看省、市防台风电视会议后,火炬高新区召开防台风会议,对全区三防工作系列防范措施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全面压实各单位防汛责任,细化安排各项防御措施,全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副市长、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云梅出席会议并对台风防御工作提出六点要求:
一要从思想上格外的重视,切实增强做好台风防御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按照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确保各项防台风措施落细落实。
二要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意识、极限思维,全力以赴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准确研判雨区范围、分析降雨强度,加密滚动会商,提高灾害预报预警精准度和实效性。
三要做好重点区域排查巡查,紧盯地质灾害点、低洼易涝点、建筑施工工地、塔吊桩机、危房、户外广告牌、码头、堤岸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四要及时转移避险,组织并且开展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确保危险区域人员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五要做好涉及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向广大农户以及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及时宣传台风防范措施,指导做好加固棚舍、加强电线线路、开关、机械设备管理等防灾抗灾准备。
六要落实值班值守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统筹调度、信息互通,确保应急处置安全高效。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连日来,区(中山港街道)各相关职能部门、社区迅速开展三防安全检查、防汛物资储备和风险隐患点排查等工作,全面落细落实台风“摩羯”防御工作。
制定《火炬高新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关于印发防御台风“摩羯”工作方案》,落实区各项防御工作部署,做好启动应急响应各项准备,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组织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启动我区7个社区应急庇护场所,迅速组织人员对应急救援物资进行再核查,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持续关注雨情水情,及时处置和控制灾情,从9月1日至今共转发暴雨及台风预警各类气象信息500余条。
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落实区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带班值班,应急管理分局值班人员24小时在区指挥调度中心接听应急电话,确保若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置。
及时在中山火炬发布公众号发布台风“摩羯”预警和防御指引,督促旅游景区及属地学校做好防台风工作,及时向文化市场各经营单位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做好人员安全和财产保护。
按照防台风“六个百分百”有关要求,严格落实渔船回港制度,组织全区渔船落实防风措施,目前火炬高新区(中山港街道)4艘在册渔船及鱼排人员均已全部回港上岸。
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主要检查对象为靠近山体的房屋等建筑物,提醒附近居民密切关注注意台风“摩羯”预警信息,必要时及时撤离居住点。
对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水浸黑点等重点环节和危房、工地、隧道、供电、燃气、地下车库等重点防御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共出动192人次,检查各类风险点121次。严格做好地下车库、人防工程等地势低洼易受水浸区域的隐患再排查、再整治,组织市政维护单位安排防汛人员130人次,储备吸污车13辆、巡查车12辆、作业车4辆、防汛应急排涝泵车3台、应急运输车辆5辆等充足的防汛物资,及时检查调试排水设施,确保各类设备正常运行,防范发生车库浸泡等紧急情况。
严格加强堤防、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巡查防控,确保正常运行,对憧憬路、陵岗牌坊等易涝积水点进行专人值守。
加强重点路段井盖周边卫生清理作业,清运生活垃圾约380吨,预先疏枝树木148棵,加固85棵,处理倒伏、断枝乔木21棵,清理下水道口落叶垃圾119余处。组织清除清拆管辖范围内影响三防安全的户外广告设备,加强巡查港义路、沿江东一路、东利路等24处市政道路及相关设施。
组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灭蚊消杀队伍,并组织并且开展灭蚊消杀工作,同时已协调医院做好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利用微信群、QQ、电子显示屏、广播、公告栏将防灾减灾、预警信息传达至基层,通知居民做好防御措施。对辖区内工地、地下空间、老旧房屋、低洼易涝区域做全面排查。同时清点应急避难场所物资,确保避难场所能够及时开放使用。社区干部深入各小区,积极做好防范台风各项准备工作,走访在册困难群众共78户101人,第一时间排查、转移危房群众,目前已转移5户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