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动力”网站近日称,社会化媒体上流传的照片和视频显示,中国当天成功试飞了一款“令人震惊”的高性能有人驾驶第六代隐形战斗机,并由歼-20战斗机伴飞。报道称,这次出现的新型战机采用无尾翼设计,主要是为明显降低飞机在不同波段和各角度的雷达信号。这种设计还能大大的提升气动效率,通过减少空气阻力,可以为持续高速飞行和巡航飞行提供更好的性能。
该飞机拥有三个发动机,两个进气口传统上位于机身两侧,一个位于顶部。机身看上去很厚,显然容纳了一个宽敞的内部武器舱和一个可上锁的舱口。最清晰的图像显示起落架门的锯齿状边缘。这些开始安装在第五代飞机上,使其中的部件不会形成直角,从而大幅度提升了雷达信号。驾驶舱看起来很大,有可能可以容纳两名飞行员。侧视雷达可能安装在驾驶舱的左右两侧。
歼-36的顶层协同设计与红外隐身优化也将进一步强化其隐身能力。隐身不单单是雷达反射面积(RCS)的缩小,更包括红外、射频和声学特征的全面优化。歼-36预计采用顶层协同设计原则,在实现雷达隐身的同时,通过优化气动布局和热能管理系统,大幅度降低红外特征。成飞在红外隐身领域已有深厚积累,歼-36可能采用“变色龙”自适应机体冷却系统和尾流红外压制技术。尤其是在长时间超巡状态下,这些技术将明显降低战机的热能信号,从而躲避敌方红外探测设备。
迄今为止,航空界对于六代机的性能特征尚未形成清晰明确、毫无争议的界定。我们不妨以美国为例,一窥其如何从未来战场态势出发,探寻新一代战斗机在全新作战需求下应具备的特质。2016年,美国空军“空中优势2030”研究团队索性向高层建议:摒弃有关“第六代”战斗机特征的讨论,转而将重点放在如何定义穿透性制空的能力上来。所谓“穿透性制空”,是美军针对未来高威胁、高强度作战环境,为确保其空中优势作战能力而提出的创新性空中作战理念。
6代战机对敌人作战体系的冲击,和5代机扮演的“一根针破一张网”不同,6代机是以整个机队和体系的支撑,以空中分布式系统的共同冲击,一口气打垮敌人的空中、地面防御系统,因此也要求战斗机具备更加全面的功能和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一定要在一个实体飞机上实现,而是通过不同的飞机来分担。这就是我们的成飞大三角,中国的6代战机,其强大的战斗力正在“溢出屏幕之外”。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近日即将卸任的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Frank Kendall)针对埃隆·马斯克关于载人战斗机在无人机时代下已经“落伍”的说法进行回应,称他“并非作战人员”,并建议这位亿万富豪实业家多了解一下军事。据悉,马斯克11月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用较尖锐的词语对F-35等载人战斗机进行奚落,还把那些继续制造这类战斗机的人称作“白痴”。这并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在“载人战斗机”的话题上“激怒”空军。
美国空军官员声称,实际上五角大楼一直在重视中国“在做些什么”,因此对于中国六代机的亮相,“并不是所有的事都令人震惊”,然而尽管如此,中国的步伐依旧“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美国不一定会首先冲过终点线,“中国人可能抢先一步”。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就是这位安德鲁-亨特,之前却是另一副面孔,然而没过多久,亨特却不得不承认,最起码中国六代机很可能会率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但美国官员依旧嘴硬,宣称美军最终部署的六代机,“将比中国任何战机都要更好”。
虽然肯德尔的表态让很多美国媒体和美国网友感到了失望,但肯德尔说的却是事实。美国空军今天看起来虽然还是十分风光,但是只有肯德尔知道美国空军今天已经是千疮百孔了,美国空军已经只有少数的财力和精力去支持NGAD六代机项目的研发了,更何况NGAD这个六代机项目完全就是一个“无底洞”。比如据美国媒体估计,迄今为止美国空军至少已经为NGAD六代机项目花费了上千亿的研发资金,其中单单是下一代的变循环发动机就已经烧了几百亿美金。
他始终将中国视为“追赶者”,以为中国只会跟着美军的节奏,所以中国一定会将精力扑在“新型轰炸机”项目上,没想到我们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下一代飞行器项目上取得了进展。低估中国的结果,就是肯德尔下令暂停NGAD“六代机”项目,对这个错误,肯德尔直接选择了摆烂。反正他的任期剩不了多久,最近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白说自己“不后悔”暂停NGAD,坚称该项目“耗资巨大却前景不明”,并且表示NGAD项目的最终命运会由继任者决定。
在自身发展和装备建设面临争议的形势下,对于美国空军而言,2025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近期,美国媒体对美空军2025年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大多分布在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装备发展的困境。美国媒体称,美空军在常规和核作战装备建设方面均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其次是力量磨合的难题。2024年,为强化作战力量建设,美空军在编制和人员方面均进行了调整,然而这些建设工作在2025年将面临新的挑战。再次是未来发展的隐忧。
另外美国空军恢复准尉制度也面临着人员磨合的难题,新入职的准尉需要适应新的岗位和工作环境,其价值和作用也需要一些时间来检验。在未来发展方面美国空军面临着预算受限和战备状态下降的双重压力,持续的海外部署和高昂的武器装备采购费用让美国空军的预算捉襟见肘。而美国政府问责局的审计报告说明长期高强度的部署已经影响了美国空军的战备状态,人员疲惫、装备老化、飞机维护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
在10年后,亚太地区的制空权,将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占据明显优势。伴随着制空权的易主,美国将完全失去干涉中国内政、扰乱南海局势的能力,美国政府只能从口是心非的“无意与中国爆发冲突”,变成“不敢与中国爆发冲突”。美国最后的指望,就只能是希望中国也犯下跟美国一样的误判,导致工业凋零、武器装备发展思路脱离实际情况,只有这样,美国才有机会重新夺回全球头号空军的宝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小米SU7事故五大疑点待解!多位专家深度解析:物理按键很有必要保留,AEB未触发未必因距离较短
美防长到访日本 日媒:日本必须避免成为中美竞争前线架隐形轰炸机现身印度洋 美军被指或大规模空袭伊朗
美防长到访日本 日媒:日本必须避免成为中美竞争前线架隐形轰炸机现身印度洋 美军被指或大规模空袭伊朗
森林狼双加时绝杀横扫掘金:约基奇61+11+10生涯新高 华子34+10+8
亚马逊限制部分 RTX 50 和 Radeon 9070 GPU 仅向 Prime 会员销售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